中新社香港2月15日电 题:专访《毒舌律师》导演吴炜伦:法庭片情节“大快人心”
中新社记者 曾平
撰写剧本20多年,大快人心首次当导演便凭《毒舌律师》(又名:《毒舌大状》)拿下中国香港影史港产片和亚洲电影票房冠军的专访吴炜伦 ,可谓在导演界初试啼声就一鸣惊人。毒舌导演吴炜伦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,律师伦法主角为蒙冤者赢回一仗,吴炜此类情节大快人心 ,庭片也是情节法庭片最大吸引力之所在。“在无理的大快人心情况下,用道理去赢,专访任何观众看了都会觉得振奋。毒舌导演”
编剧出身的庭片吴炜伦 ,熟悉和擅长警匪动作片,情节《证人》《线人》等观众耳熟能详的大快人心作品皆出自他手 。现今担任导演,吴炜伦掌握了主导权和决定权,拥有比过往更大的自由度 ,还首次近距离接触到电影配乐 。
为让《毒舌律师》不失专业 ,剧组请来现实中的香港大律师担任顾问。导演最初与顾问谈时 ,没有故事和人物,也没有案件。他请顾问讲述司法界的有趣人物和事迹,将不同人的性格 、说话方式等有趣特质都描绘出来,再全部加在主角林凉水身上。
故事情节则从现实中一宗较小的虐儿案讲起,以慢滚雪球的方式越加升级。有了此案作为基础 ,往后的剧情发展就基本全是创作而来。吴炜伦认为,此剧本最困难的地方不是资料搜集 ,而是如何平衡法庭上的真实感与戏剧性 。
图为近日,《毒舌律师》导演吴炜伦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。 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“对我们来讲,真实的法庭可能是缺乏‘戏剧性’的”,如实呈现怕闷着观众 。如果说法律顾问给出的意见是“真实性”的保证,那么导演就常常要和对方争论“戏剧性”。他笑言这样争论的每一天都很“烦恼”,因为“吵架”后需要哄回顾问,继续为每一场法庭戏的对白把关。
最终,吴炜伦取得的平衡是:讲的内容要有真实性,但整个节奏和控辩双方那种唇枪舌剑的交锋要有戏剧性。他觉得“规范可以不通 ,但人性不可以不通”,所以作为主控官的金远山这个角色,转向帮被告是打破了专业规范 ,但他这么做是因为顾全自己的良心和人性 。
“剧本大概写了一年半时间,我印象里开始拍摄时已是第七稿 。”在拍摄现场 ,吴炜伦享受和剧中演员合作,他觉得无论是主角、配角还是客串演员都非常用心 。“这对导演来讲是有很大很大的满足感 。”因为这帮有血有肉的演员真正演绎出之前想了很久的故事和对白。
香港电影以功夫片 、警匪片最被人们津津乐道,法庭片有无可能成为另一种广受欢迎的港产片?吴炜伦转头想了想说:未必。因为法庭戏争取公义的主题属于大同小异,也没有电脑特技等吸引眼球元素的加持 。不过他说自己看法庭片能获得很大满足感,希望见到更多这类型的好片 。
采访进行时 ,《毒舌律师》在港票房报捷 ,但在内地尚未正式公映。“我当然希望在内地取得好票房。”吴炜伦并未说出期望的票房数字,他只想票房能让老板给他开拍下一部戏时多给些预算。
“我觉得有句话讲得很对 ,万丈高楼从地起。”吴炜伦接着说 ,这只是自己执导的第一部电影 ,需要慢慢来 。而如果还有下一部,他想尝试有些许江湖味道的电影 。(完)